两会进行时:两会提案里的职业教育风向
文章来源 : 河北万通技工学校 发布时间 : 2023-03-08
职业教育怎么样?3 月 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中,回顾了 2022 年工作,指明了 2023 年政府工作任务。其中,总理肯定了过去五年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也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做出了展望,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许玲 政府搭好台 企业唱主角
政府搭好台,企业唱主角。新修改的职教法明确要落实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规定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等要素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可以用于举办职业教育机构。从各级政府到各大系统,从行业协会到各大企业,更加系统、全面地去落实新的职教法。加大法律的普及需要政府出台细则性的文件,还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地方在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在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细则,才能一层层覆盖到广大中小企业。同时亦需要更多的宣传,让企业能够知悉了解国家的政策。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本身既是人才培养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供给方。“如果能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不需要发愁了。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应有之义,让企业跟学校的合作实现无缝衔接,我们的人才从供给到需求无缝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张玉清 不断提高职业教育 社会认可度和价值
职业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如何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也就是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重点是要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且我还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水平,教师也要走出去深入到企业中,或者要把企业的有关老师请进来,这样才能提高师资水平,使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得到保障。
职业教育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有可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通过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明确培训对象、完善培训方法和内容等方式,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议职业教育要下沉。构建平台,让更有水平的师资进入到培训队伍里来,同时加大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构建。
全国政协委员张运凯 拿出“高言值”提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职业教育行业注入了强心剂,我们对职业教育发展更有信心了。去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但实现大有作为,还需解决实际中面临的瓶颈制约。
目前校企合作中,依然存在着职教学校“一头热”、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脱节”、学生职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张运凯建议,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协调对接机制,解决校企信息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强化激励政策,通过购买服务、减税降费等方式,真正提高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王红军 扎根职校30年 为办好职业教育鼓与呼
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实际、经营和服务的教育,是与经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职业院校在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情况下,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更好对接企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积极思考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学生从“学籍”到“岗位”一步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 持续为职业教育发声
“我们很需要职业本科层次的教育。”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部分专业,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等条件的,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以实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接下来,需要将已经明确的政策落实落细,让职业本科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邱宁宏 发挥农业职教优势 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农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很多契机。其中第十条提到:国家采取措施,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重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希望全社会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全国人大代表王红军 校企“同频共振” 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时代飞速发展,中国制造对技能和人才的需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诸多机会。要通过校企合作使得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让匠心筑就梦想,以技能引领未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共同责任。首先,职业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协同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成长提供环境。此外,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只有在三方协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彰显担当,诠释责任,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要加大力度夯实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体系,跑出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武志永 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上“大有作为”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要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各行业、各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要因产办学、因企施教,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共同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成长、员工与企业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大有作为。
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源。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成果转化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专业设置一定要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一定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一定要与生产过程对接。